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发育迟缓可以通过生长曲线辨别
2023-07-16 12:36:03 责编:小OO
文档


临床上,很少有疾病不能通过数据或者图表得出结论的,当然有少数疾病例如心脏病和山色体疾病等,有时候也分析不出来,但是即便如此,通过数据的记录和观察也能够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家长定期做好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对以后的不时之需很有帮助。

“儿童生长曲线”可以判别2岁以前婴幼儿,约9成生长迟缓的异常现象。所以通过身高数据的记录既能够判别孩童是否发育迟缓。那么,多长时间需要测一次数据呢?崔其亮说,这可不是随意想测就测的,而有一定时间。在小儿出生后的1、2、3、4、5、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

需要提醒的是,早产儿不能用正常儿童的生长曲线,要以矫正年龄(例如提早三个月出生的早产儿,在四个月时的矫正年龄只有一个月)来画成长曲线,直到2岁以后,才可以依照正常小孩的曲线来衡量。

偶然“掉一次队”,家长无需紧张

知道何处需要测量成长指数外,家长最关心的还是曲线走势问题。门诊中咨询此问题者比比皆是:“我儿子才2岁体重就已经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该怎么办?” “我女儿4岁了,一直很瘦小,每次吃饭都只吃一点点,是否会影响发育?”

从生长曲线看,只要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儿科医师谭小华强调,在没有任何特殊状况(如感冒、厌奶期)下,孩子曲线走向掉下一格(指右边的小格)还能接受。超过两格标准差就是有明显意义的异常。如果在一、两个月内突然掉了两格家长就得关注了,孩子可能存在厌食严重、疾病、营养素不足等等问题。如果家长把握不准,建议回门诊让医师评估。

之所以说要记录孩子的数据并画曲线,就是要看孩子的饿成长趋势,而不是某一个点的数据,比如孩子某一点上身高或者体重没有达标或者超标,这还不能代表孩子发育迟缓或者不良,还要看整体趋势的发展。孩子生长过程并不平局,有起伏才是正常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