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语意思是什么
2023-07-16 11:50:19 责编:小OO
文档


三语的解释是: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

三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三语详细内容】

三语三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ānyǔ,意思是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

二、综合释义

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臺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参见“三语掾”。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宋史·儒林传二·邵伯温》:“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録,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於崇寧。’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三、汉语大词典

(1).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参见“三语掾”。(2).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宋史·儒林传二·邵伯温》:“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四、其他释义

1.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2.指宋赵鼎评论邵伯温的三句话。

五、关于三语的造句

1、“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

2、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3、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4、欧洲专利公报局是欧洲专利局每月三语出版的一本期刊。

5、深入了解这个三语小国,以及她如何在超强大国环伺的情况之下成为国家。

6、过了十天,还是没有下落,翠莲等人,就有些言三语四的了。

六、关于三语的诗句

传语风流三语掾  三语更三幡  三语三不答  三语三不答  翩翩三语掾  却忆府中三语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三语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