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曾参杀人简体是什么
2023-07-16 11:07:56 责编:小OO
文档


曾参杀人的简体是:曾参杀人。

曾参杀人的拼音是:zēng shēn shā rén。注音是:ㄗㄥㄕㄣㄕㄚㄖㄣˊ。词性是:成语。

曾参杀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曾参杀人详细内容】

比喻流言可畏。这冤怎申,硬叠成~。◎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二、网友释义

曾参杀人(拼音:zēngshēnshārén),成语故事。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三、国语辞典

曾参在费地时,有一个与他姓名相同的人杀了人,误传为曾参杀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经人再三的传告,便信以为真,丢下手中正在织布的杼,吓得逃跑了。典出《战国策.秦策二》。后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唐.韩愈〈释言〉:「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出》:「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也作「曾母投杼」。曾参杀人[zēngshēnshārén]⒈曾参在费地时,有一个与他姓名相同的人杀了人,误传为曾参杀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经人再三的传告,便信以为真,丢下手中正在织布的杼,吓得逃跑了。典出也作「曾母投杼」。引《战国策·秦策二》。后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唐·韩愈〈释言〉:「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出》:「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成语解释曾参杀人

四、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五、关于曾参杀人的反义词

不撞南墙不回头  眼见为实  

六、关于曾参杀人的造句

1、由于新闻媒体常常未经查证就大报导,所以社会不断上演曾参杀人的闹剧。

2、由于新闻媒体常常未经查证就大肆报导,所以社会不断上演曾参杀人的闹剧。

3、他们这伙人,这次又演出曾参杀人的故伎,企图把水搅浑。

4、听多了这些有如曾参杀人的谣言,就连平时的伙伴也开始对他產生怀疑。

5、谎言与流言的可怕,犹如曾参杀人

6、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曾参杀人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