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同的宝宝
2023-07-16 13:03:20 责编:小OO
文档


我们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而且也少了街坊四邻这样的和谐关系,楼上楼下的人都不认识,这样在孩子的童年阶段会比以前少了很多朋友,也会缺乏沟通的知识。这个时候我们要多带孩子去同龄人所在的公园啊,幼儿园啊,广场之类的附近走走,让他与其他的孩子玩耍,并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冲突。不过最初时候还是要家长好好引导的。

孤僻的宝宝

如果宝宝比较孤僻,不太合群,很重要的一点是邀请性格相近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参加活动。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如何相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机会在一起,一起玩、一起游戏,宝宝获得了一次重要的共同经历,为日后的社交技能打下基础。一旦宝宝喜欢与同伴相处,父母就应该对宝宝强化朋友的价值,鼓励他们交往,不要鼓励宝宝抱怨同伴,否则就会强化宝宝的孤僻。

经过一段时间,父母可能会发现宝宝有了“小伙伴”,宝宝会把小伙伴的名字挂在嘴上,喜欢上那个小伙伴的家里玩。虽然他们还会有冲突、有矛盾,但是他们会自己解决,一会儿满眼都是泪水,一会儿又破涕为笑。这时,父母的作用便是指导,鼓励宝宝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拥有一个“小伙伴”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这为他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霸道”的宝宝

学龄前儿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因为他们才发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能得到父母较多的关怀,已经习惯了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他一个人身上,东西都是一个人拥有,缺少孩子之间的互助、互让和分享的体验,容易形成“霸道”:当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要控制一切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帮助宝宝发掘玩其中某一件玩具的乐趣,可以这样玩、那样玩,把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玩具上来,而不能把着所有的玩具。如果同伴比宝宝小一点,可以称赞宝宝强壮、聪明、灵巧,这样把宝宝的身价提高到大哥哥大姐姐的位置上来。让大哥哥、大姐姐把玩具分给小弟弟、小妹妹,只要宝宝表现出友好的行为,就称赞他像大哥哥、大姐姐。如果同伴比宝宝大一点,就可以说哥哥、姐姐可以给你玩一个花样,这样可以把玩具给别的孩子。

忍让的宝宝

有的宝宝非常忍让,对人特别友好,从不抢别人的玩具,别人一抢他的东西,他就让给别人,自己去玩别的。慢慢的他也感觉到被人把玩具抢走不舒服,可是又习惯性地让给别人,每次都不知所措。

对于这样的宝宝,家长要注意观察他的情感反应,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他的自身感受采取相应的策略。如果宝宝觉得把东西给其他小朋友无所谓,那就由他去;如果宝宝不情愿地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他自己心里会觉得委屈,时间长了有可能出现自我保护行为: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以免玩具被抢。后一种情况,家长可以鼓励宝宝保护自己的玩具,捍卫自己的权利,以保持宝宝对社会交往的兴趣。同时要逐渐教会宝宝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例如,可以和小朋友交换玩具,小朋友抢自己的玩具时给他一个替代品等。

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当惯了宝贝,在外一定有很多的不适应,例如自己在家里看都不看一眼的玩具,带出去玩的时候有小朋友喜欢,它却不肯借给他玩。非要争个高低,争到了也不玩。挣不到却哭得厉害。家长也是很头疼。我们家长要教育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争取或者放弃。不要对其过渡干涉。让宝宝养成不依赖的习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