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打骂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023-07-16 13:03:42 责编:小OO
文档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爸爸妈妈脾气上来了就会去打骂孩子,但打骂毕竟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那么,爸爸妈妈应该选择哪些更好的教育方法呢?

1.能不打就不打

几乎每个家庭都曾经打骂过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总归会有忍不住的时候。但如果可以hold住就一定要hold住,因为大家都知道冲动是魔鬼,其实大部分的时候,爸爸妈妈一时冲动打了孩子以后自己都会感觉到后悔,同时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觉得他刚刚做的事情非常不好,他刚刚犯了哪些错误,让孩子知道你生气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能够督促孩子反思,也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2.后果是最好的惩罚

有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不需要急着批评他,或者帮助他纠正,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去做,顺其自然,让他承担自己做错事带来的后果,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牛奶打翻了,没有办法喝牛奶了,还要把打翻的牛奶清理干净。书包忘记带了,老师肯定会进行一番批评……等事情过去之后,在提醒下孩子,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然后这件事情就此揭过。

3.间接惩罚

不需要直接的惩罚孩子,其实有时候你给孩子一个白眼,孩子就能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或者孩子磨磨蹭蹭没有写完作业,那么可以把原本要带他出去玩的计划取消,也可以禁止他今天看电视。

爸爸妈妈要提前明确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知道自己今天要完成什么,同时完成任务以后可以做什么。

4.能打但别情绪化

在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打孩子,一来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二来还会伤了孩子的心。

如果爸爸妈妈情绪激动,孩子最大的注意力就会从犯的错误转移到爸爸妈妈的怒气上面,然后就会忘掉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有在孩子屡教不改,或者犯了原则性错误时才可以打孩子,同时在打孩子之前要跟孩子说明为什么会挨打。

5.明白为什么挨打

好多孩子挨打的时候觉得自己委屈,不知道挨打的原因,这样打孩子就没有作用了,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打孩子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触及了什么样的底线和原则,让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主要不是为了想打他,而是想要让孩子记住教训,打了他爸爸妈妈更伤心,爸爸妈妈虽然打他,但是还是很爱他的,只是希望他不要再做糊涂事。

如果孩子可以好好改正,就要及时表扬孩子。

6.2岁内、6岁后不能打

孩子2岁以前是一个完全依赖爸爸妈妈的小生命,脑海里没有很强的对错意识,几乎都是依赖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开心他会有不安全感,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如果在这个时候打孩子的话,只会对孩子心理造成阴影。

而6岁后的孩子已经有完全的自主意识,自尊心强,同时也开始懂道理了,在这个年龄段,最好是能够给孩子好好讲讲道理,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