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银铤基础解释是什么
2023-07-16 17:12:16 责编:小OO
文档


银铤的基础解释是: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

银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银铤详细内容】

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银铤[yíntǐng]⒈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

二、网络解释

银铤自唐以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被国家储备、民间窖藏,甚至作为上贡、进奉的礼品,大多錾有铭文、标记。到了宋代,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渐次演变为国家和地方税收特种货币,民间古代银铤主要出现在唐、宋、金时期,因其形状类似猪的肾脏,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常见形状有圆首束腰、平首束腰和弧首束腰。元、明以后的类似银块,称为银锭、元宝。

三、综合释义

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唐康骈《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及夜,各以衣物包裹而归,明旦开之,如坚土削成银鋌。”清赵翼《古诗》之十:“古人用钱币,银鋌宋始行。”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近年西安市发现天宝时银铤四个,各重五十两。”

四、汉语大词典

犹银锭。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其重数两数十两不等。唐康骈《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及夜,各以衣物包裹而归,明旦开之,如坚土削成银铤。”清赵翼《古诗》之十:“古人用钱币,银铤宋始行。”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近年西安市发现天宝时银铤四个,各重五十两。”

五、关于银铤的成语

铤鹿走险  铤而走险  此地无银三百两  屙金溺银  怀银纡紫  火树银花  

六、关于银铤的诗句

银铤双鬟  银铤双鬟  银铤双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银铤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