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宝宝睡觉打呼噜怎么办
2023-07-16 16:34:17 责编:小OO
文档


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

宝宝还小,本身鼻道较狭窄,容易阻碍气流通过,一旦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鼻子就容易通气不畅,宝宝熟睡后也就打起呼噜来了。实际上,宝宝打呼噜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各位妈妈要注意分清:

生理性打呼噜:

1、哭闹次数频繁

宝宝容易哭闹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频繁哭闹,宝宝的咽喉部及鼻咽部粘膜容易充血、水肿,让呼吸道的变窄,另外,哭闹还会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加,不利于气体的流畅,进一步加重宝宝睡觉打呼噜的症状。

2、睡姿不正确

宝宝睡姿不当也会引起打呼噜现象,比如宝宝睡着后出现头部后仰,就容易导致呼吸不畅,进而引起打呼噜。

3、枕头高度不适

如果宝宝睡的枕头过高,会导致宝宝颈部过曲,增加呼吸道原有的生理弯度,进而导致呼吸不畅通。

病理性打呼噜:

1、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鼻咽腔中的淋巴组织,宝宝鼻咽部的腺样体肥大也会引起打呼噜,不过,宝宝腺样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因腺样体肥大而造成长期鼻塞或严重的打鼾,就是一种疾病了。

2、扁桃体肥大

如果宝宝反复感冒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就容易导致扁桃腺发炎而肥大,这类疾病也会引起宝宝睡觉打呼噜。

3、“小下巴症”

病症为宝宝因下巴过于狭窄,导致下颚骨往内缩,压迫到上呼吸道,从而出现打呼噜现象。不过,这种病症一般在新生儿时期就容易被医生诊断出来。

宝宝睡觉打呼噜护理方法

如果是生理性打呼噜,妈妈通过适当的护理方法就可以避免,但病理性打呼噜就需要引起警惕了。宝宝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打呼噜会让宝宝睡眠质量下降,还会让宝宝缺氧,加重心脏负担。更严重的是,如果是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引起的病理性打呼噜,还会造成中耳炎,直接损害宝宝的听力健康!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打呼噜符合病理性特征,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让耳鼻喉科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一般而言,宝宝病理性打呼噜可先使用药物,比如,根据病情可用1%呋麻或鼾立停、普罗替林或安宫黄体酮,具体药品种类和分量要谨遵医嘱。

同时,妈妈别忘了配合药物治疗,对宝宝进行食疗。对于爱打呼噜的宝宝来说,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油腻、煎炸、不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妈妈可结合宝宝的喜好给TA准备合适的美食哦。

宝宝睡觉打呼噜如何预防

各位妈妈已经知道,宝宝睡觉打呼噜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宝宝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还会影响妈妈的睡眠质量。那么宝宝打呼噜的毛病应该如何预防呢?

1、改变睡姿

宝宝偶尔睡觉打呼噜可能是睡姿不当引起,所以妈妈不妨调整一下宝宝的睡姿,建议尽量采取侧卧睡姿,利于鼻腔通气。

2、调整枕头高度

用枕头适当垫高宝宝头部,可以使舌头不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进而减少宝宝打呼噜。

3、增强体质

增强宝宝的体质可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几率,从而减少打呼噜。这方面,妈妈可以从增加食物的营养性和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做起。

4、定期体检

定期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做体检,让医生详细检查宝宝的鼻腔、下巴骨部位、咽喉有无异常,有问题早发现,可以有效避免打呼噜。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做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宝宝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宝宝每2月1次;1-3岁宝宝半年1次;3-18岁则每年1次。

5、适当减肥

如果宝宝身体偏胖,妈妈应该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宝宝对脂肪的摄入,让宝宝口咽部的软肉消瘦点,这样呼吸也会更顺畅。

6、手术治疗

对于腺样体和扁桃腺体确实肥大到阻挡宝宝呼吸通道的情况,妈妈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考虑手术摘除。当然,妈妈最好通过其他预防措施来减少宝宝打呼噜的现象呢。

宝宝睡眠质量如何提高

宝宝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优质睡觉可使宝宝的肌肉、中枢神经等得以放松,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更为旺盛,从而利于宝宝快高长大哦。正因如此,睡觉打呼噜等睡眠障碍更应该及时发现及时避免。与此同时,妈妈还应该做好哪几件事呢?

1、选择正确的睡觉方式

为了让宝宝睡眠质量更好,妈妈应该避免搂着宝宝睡,而且建议让宝宝单独睡婴儿床,以防止大人转身时挤压到宝宝,导致宝宝呼吸不畅。

2、观察宝宝睡觉的身体状态

宝宝睡前不宜过饱或太饿,否则会在入睡时翻来覆去,睡不安稳,从而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3、留意睡眠中的疾病信号

如果宝宝入睡后容易惊醒,且全身干涩、面红,脉搏加快,那宝宝可能要发烧了;如果睡觉翻来覆去,且伴有口臭、肚子胀胀的,则可能是出现消食。妈妈应该在日常护理中不断总结宝宝睡眠中的疾病信号哦。

4、明确异常状况如何处理

妈妈一旦发现宝宝呼吸道被阻塞,应该用2-3个手指给宝宝做胸部按压,同时拍打宝宝的背部,看呼吸道的异物是否清理干净,同时不忘打电话叫救护车,这些抢救措施可以让大大减少宝宝出现意外状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