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2023-07-16 10:19:16 责编:小OO
文档


抑郁症发病频繁

施佳佐指出,国内高龄化及少子化影响,独居老人问题日益增多,老人与子女同住比例逐年下降。独居老人普遍会担心在发生意外时,无人能及时给予帮忙,且宁可孤单独自生活,也不愿意到安养院居住,因此容易感到消极绝望。引发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子包括:老年、独居、女性、生病、身体失能(如中风不良于行、无法自行解尿进食)、重大失落(丧偶、亲近亲友过世)、经济问题、空巢、亲子关係不合、家有重病人士须照顾、失智症、有抑郁症病史…等。

抑郁症被WHO列为21世纪引起人们失能及早逝的第二位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国内逐渐迈入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加,统计发现,老年人重度抑郁症的终生盛行率为约每五个女性老年人中有一位这一生当中会得到重度抑郁症,男性则是大约10位有1位。

抑郁症的症状

诊断方面,是以9项主要的抑郁症状之中符合5项,且时间持续超过两週,作为诊断的标准。这9项主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缺乏兴趣、睡眠、食慾改变、动作迟缓、疲倦、自责、自杀的意念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

由于老年人有抑郁症的时候,往往不会去寻求精神科方面的医疗,反而倾向寻求身体疾病方面的医疗协助,因此家人对长辈身心变化的留意相当重要。身体疾病的症状也会让老人抑郁症的诊断更为困难,因此也会先排除身体疾病的问题,再诊断是否有抑郁症。

施佳佐说明,治疗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会由低剂量、副作用较少的药物先用,视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通常至少要4-8星期才能看到效果;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可以协助抗抑郁药物达到更佳的改善,及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此外,家人一起努力及协助也是相当重要的。

抑郁老人不主动看病怎么办

协助就医四绝招!临床上常见抑郁却无病识感的母亲,及担心母亲却不知如何协助其就医的子女,施佳佐建议四绝招:

(1)不要直说「要挂精神科」,可以身体症状为切入点,如有失眠紧张,建议看失眠科拿药缓解症状。

(2)先和母亲平时有在看病且信任的内外科或家医科医师事先私下沟通,由该医师建议转诊身心科评估,母亲较容易接受。

(3)协助母亲做全身健康检查,如有异常即可藉此机会请精神科医师评估治疗。

(4)子女可至精神科门诊询问如何帮助母亲就诊。

抑郁症优先预防

母亲节除了物质上的礼物,更别忘了关心妈妈的心情!独居妈妈普遍的需求是子女的电话问安、家庭归属感、亲情、安定感、被尊重的感觉。平时儿女将自己身体工作家庭照顾好,不让父母操心;陪父母出国,有时不如陪父母就医来的贴心;与其送父母高档礼物,不如多花心思及时间陪伴;陪伴时态度,以不违逆父母,减少争吵为首要,即使彼此不见得意见一致,仍期望相处融洽。

最后施佳佐提醒,社会生活型态的转变,使得独居的老妈妈越来越多,平时除了关心妈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要注意。当抑郁悄悄找上妈妈时,治疗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从生活环境互动一併改善早期发现抑郁症,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病程,防范因抑郁增加失能指数,更可做好自杀防治。当察觉妈妈行为情绪与过去不同时,可以参考「就医四绝招」,尽早带妈妈就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