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呵护孩子稚嫩的创造力萌芽
2023-07-16 14:04:48 责编:小OO
文档


孩子的思维,创造力。由于不受时空,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它比成年人的思维来得更大胆更丰富,也更个性化。让这种思维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种能力,一种创造力,而使孩子摆脱千篇一律和平庸,成为一个富有旺盛生命力的独特的人。

任何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创造的特性,孩子同样具有和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的萌芽。在游戏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受习惯约束的想像力和活动,就是这种创造力的萌芽。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教育学家刘佛年教授说过..你如果仔细观察孩子,看他们的游戏、图画、手工、劳动、唱歌等,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不是机器人,都不是只按老师讲的、父母讲的去做、去说。他们所做的、所说的一切当中都有自己的创造因素。即使在你认为不聪明的孩子的言行中,也都有丰富的创造性。所以应该承认,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那么,为什么有些成人有创造力,有些人却没有创造力呢?我看,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你培养它,它就成长;不培养它,它就萎缩。创造的潜能是需要父母来发现和培养的,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发明家,如果他的能力能够得到重视的话。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明白,善待孩子的创造力,就是善待孩子的生命,就是善待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游戏中,就会表现出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用沙土垒起山脉、架起桥梁、堆起房屋,用筷子当针筒给人扎针,用大人的口气训斥他人,甚至耍赖来要挟父母和各种恶作剧等,这些固然有许多模仿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他们原先没有用过的手段和方法,是他们的“新发明’肯定是他们创造力的体现。父母们常看到孩子用积木搭起各种各样的物体.孩子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好多的小动物;那是比北京白塔还高的大楼那是一个很好的儿童乐园,里面有飞机、飞马、飞碟等。这里2,不就包含了多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美丽的幻想吗?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不也就是从幻想之中得到启示的吗?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深刻地揭示出:一个孩子开始玩积木时和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不熟悉的材科做实验时意义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都在探索未知领域,都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

孩子的创造力还表现出某种不稳定性。比如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观点,他不像创造力成熟的大人那样抓住不放,反复推敲研究,将这种创造性的观念不断完善。孩子提出新观点以后,他们突然会失去了兴趣,只有在不断的引导下才能使他们不断发展。

此外,创造力未成熟或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创造性的表现往往是自发而不自觉的。比如,一个孩子用一根棍子当马椅,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动作,但是这绝对不是像一个演员那样自觉地进行动作创造。孩子自己也不会认为自己在创造什么。这种不自觉的创造力往往被人们忽视。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引导,使其向自觉阶段过渡。

同时,未成熟的创造力和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创造性的、科学的教育可以使具有弱小创造力的人成为大发明家。非科学、非创造性的教育也能使具有丰富创造性的孩子变成平庸的人。未成熟的创造力非常脆弱,极易被挫伤,父母应该十分注意保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