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匪夷匪惠念什么
2023-07-17 02:54:07 责编:小OO
文档


匪夷匪惠的拼音是:fěi jí。

匪夷匪惠的词语解释是: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匪夷匪惠[fěijífěihuì]⒈谓既无伯夷之清,又无柳下惠之和。

匪夷匪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匪夷匪惠详细内容】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匪夷匪惠[fěijífěihuì]⒈谓既无伯夷之清,又无柳下惠之和。

二、引证解释

⒈ 谓既无伯夷之清,又无柳下惠之和。伯夷、柳下惠事,见《孟子·万章下》。《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昭宗迁洛,鼎欲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詔图入朝,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謁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参阅《资治通鉴·唐天祐二年》。引:璨知不可屈,詔曰:‘……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⒈谓既无伯夷之清,又无柳下惠之和。伯夷、柳下惠事,见《孟子·万章下》。《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昭宗迁洛,鼎欲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詔图入朝,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謁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参阅《资治通鉴·唐天祐二年》。引璨知不可屈,詔曰:‘……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成语解释匪夷匪惠

三、网友释义

匪夷匪惠,汉语词语,拼音是fěiyífěihuì,意思是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出自《旧唐书·司空图传》。

四、出处

《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五、关于匪夷匪惠的反义词

不夷不惠  

六、关于匪夷匪惠的成语

匪夷匪惠  匪匪翼翼  匪石匪席  匪夷所思  不夷不惠  以夷伐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匪夷匪惠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