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出现这些症状多是中暑所致
2023-07-17 02:44:53 责编:小OO
文档


在炎热的天气之下,中暑是十分常见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致人死亡,所以如何预防中暑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中暑的症状以及中暑了怎么办,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预防中暑、远离中暑这一危险的病症。

中暑的症状

当出现下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小心,因为这很有可能说明你已经中暑了,如果我们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容易导致身体遭受严重的损害。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4.热痉挛症状特点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5.热衰竭症状特点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6.日射病症状特点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7.热射病症状特点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怎么办

一、体外降温法

中暑时,人的体温会比日常高,多因暴晒所致。迅速体外降温是治疗中暑的根本原则,常见方法有吹送凉风法、凉湿床单包裹法。中暑后,人应立即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内,然后脱去不必要的衣服,并用风扇吹身体。吹送凉风时,应注意人体温度,若温度低于38.5摄氏度时,停止吹送。如此方法未能降温,可用凉湿床单包裹全身。包裹时,中暑者可同时口服生理盐水补充身体所流失盐和口服葡萄糖补充身体所流失的糖。

二、体内降温法

体内降温法并非常用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常见体内降温法有冰盐水灌洗肠胃、生理盐水灌腹膜腔等。此方法适合病情较重,出现各器官衰竭症状的中暑者。

三、药物降温法

药物也能降温,常见具有调节体温、降低氧耗功效的药物有氯丙嗪。口服药物后,中暑者的血管得以扩张、肌肉得以松弛。若中暑者出现寒战症状,也可用此药治疗,但用法变为静脉输注,输注时应检测血压。

四、饮食降温法

中暑时,人可饮绿豆汤、酸梅汤消暑。绿豆汤是一种较佳的降暑食品,很多人夏季都喜欢食用。日常,人们也可以多喝菊花水。菊花水也具有较佳的解暑功效。

五、按摩降温法

中暑后,人的身体比较虚弱,会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感的症状。按摩太阳穴可缓解晕厥症状;按摩内关穴,可舒缓胸口不适症状;按摩百会穴,可缓解休克症状。若中暑者不会运用此方法降温,可用其他方法治疗。

如何预防中暑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中暑的原因

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1、气候和环境的原因

夏天的7、8、9 月,我地区的气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

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饮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

3、其他

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致中暑。

总结:相信通过上述文章,朋友们都知道了,中暑的症状、中暑的急救方法以及如何预防中暑,既然知道了,那就一定要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远离中暑这种疾病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