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这一事频率越快寿命竟越短 心跳次数
2023-07-17 04:02:22 责编:小OO
文档


什么事情的频率过快竟会短寿呢?在生活中,心脏是维持我们生命的器官之一,那么,你知道心跳次数是什么为正常呢?心跳过快怎么办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心跳越快寿命越短?看看最健康的心跳什么样……

作为身体的泵血“中枢”,正常情况下,心脏就像勤劳的钟表一样,有节律的跳动着。然而,一旦它突然改变了节奏,就很可能是身体发出了警报,心内科专家,帮你防止心跳“失控”,让心跳“听话”。

心跳稍慢更长寿

心跳与寿命息息相关。专家,研究了近200万份体检资料发现,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健康人平躺5分钟后的心跳应在60次/分钟左右,超过70次/分钟属于偏快,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4个月。

心跳70~次/分钟的人,平均减寿3年6个月;90~99次/分钟,减寿8年;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会缩短13年寿命。

这次研究首度证实,心率快是造成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人类一生总心跳约为25亿次,比起心跳60次/分钟的人,90次/分钟的人20年里会多跳3亿下,心脏负荷更大,这很可能就是减寿的原因。

这一规律在动物界也得到了印证。有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基本上相同,约为7.3亿次,心跳越快,相对寿命越短。

举例来说,小鼠心跳约500次/分钟,平均寿命仅3年;猫、狗的心跳约100次/分钟,平均寿命10几年;鲸鱼的心跳约15~20次/分钟,就可活到80岁以上。

长期心率过慢也不好,会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发人体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能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因此,如果心跳小于50次/分钟,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基因、生活作息、饮食习惯、身体是否经常处于急性或慢性发炎状态,都可能影响心率。好消息是,只要心率还没快到疾病的程度,就不需要恐慌和治疗,通过运动可以扭转这一劣势。温启邦研究发现,心跳80~次/分钟的人中,经常运动的比不运动的平均多活5年。

你的心跳会“说话”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一般来说,日常活动中心跳有些波动无需担心,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就要警惕了。

卒中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会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造成中风。

建议:房颤患者,日常饮食不宜过饱,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大喜大悲。已经发生过中风的患者,应检查是否有房颤,及时预防中风的复发。

压力大

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70~80次/分,但压力大时,人的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从而导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钟100多次,造成心动过速。

建议:长期高压状态下,有损心脑血管健康。因此,遇事要控制情绪,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负担,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

糖尿病

一项研究发现,心跳每分钟多10下,糖尿病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3%。这是由于心跳速率越快,空腹血糖越容易出现异常,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就越高。

建议:要减慢心率,应注意多运动,减负,低盐饮食等。如果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控制原发病,尽可能不得冠心病,这样对控制心率也有帮助。

心衰

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心悸等是心衰的常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相当危险。临床研究发现,心率每分钟增加5次,可使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增加15%。

建议:心衰患者要在家中定时检测心率。一般情况下,如果静息心率高于70次/分钟,则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调理。

服用药物

有些患者在服用某种药物后会出现心慌、心悸等不适。张维君表示,一般情况下,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建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服药前一定要遵医嘱。此外,一些其他药物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比如滥用某些抗真菌药及抗生素、中枢兴奋药、镇痛药等,服用时应谨慎。

甲状腺亢进或低下

甲状腺亢进会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会刺激人体心肌细胞中的“酶”,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患甲亢性心脏病。

同时,相关研究还证实,甲状腺低下也不利于血管功能,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心衰和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建议: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最好一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并辅助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必要时还要服用降低心率的药物。

4招让心跳乖乖“听话”

控饮食

每餐不宜过饱,少食多餐,少喝浓咖啡、浓茶。戒烟戒酒,定时排便。在饮食合理的前提下,多吃些乳制品、坚果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

多运动

坚持轻度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防感冒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率每分钟会增加8~10次,很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心脏病患者尤其需要预防感冒、防止发烧。

睡眠足

因饭后迷走神经趋向兴奋,抑制心跳,可能使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发生意外事故,因此,饭后不宜立即就寝。另外,还需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过度劳累。

应急小贴士

如果身边的家人或朋友突然心慌,可采用以下应急方法。如果不能缓解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①先让其坐下休息,叩击心前区数下,有助于帮助心脏复律。

②用手指在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颈动脉窦)向后按压(每次不超过5秒钟)。

③闭眼,用中指从眼眶上缘滑向眼球,适度压迫眼球,每次10~20秒,以刺激迷走神经。

④用力咳嗽、头部尽量后仰或身体前弯,同样能刺激迷走神经,终止部分心动过速。

如何保护心脏

要戒烟少酒

烟酒对心脏的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的,但是长期嗜烟如命、酗酒的人,心脏受到冲击往往很大。经常吸烟酗酒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好几倍,因此为了我们的心脏健康的工作,要戒烟少酒。

适当摄入食盐

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食盐过多,就会大大增加罹患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风险,一般成人每天摄入盐不能超过6克,对于那些有心脏不适的人,吃饭还要清淡一些。所以想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心脏,还是要适当的吃盐。

避免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与心脏病联系很紧密,有相关数据统计,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心脏也不好。所以平常要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当到了40岁以上,或者经常头晕、炫目等,就要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可以自备个血压计。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什么事情频率越快寿命竟越短了吗?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其实,是否能够长寿主要取决于你的心脏,因此,在生活中,要好好保护你的心脏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