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的辞典修订版是:统领。《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职官名。汉末始有此称。三国时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权位最重。晋、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称或稍更异,大抵掌理军事及边防重镇。唐中叶以后,以节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废。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改元之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制与元同,然非晋唐旧制。也称为「大镇国」。初年各省军政长官的称呼。
都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都督详细内容】
⒈ 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例:马副使鸣騄?徐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英:governorofprovince;militarygovernor;⒉ 统率。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英:command;都督[dūdu]⒈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例马副使鸣騄?徐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英governorofprovince;militarygovernor;⒉统率。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英command;
二、引证解释
⒈ 总领,统领。引:《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会魏军动,詔以嶷为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都督八州。”⒉ 三国时,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犹后世的卫队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彊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引: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寧先以银盌酌酒,自饮两盌,乃酌与其都督。”⒊ 古代的军事长官。引:《晋书·职官志》:“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等权重者乃居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赵相初除都督。”⒋ 初为各省军政长官。引: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⒈总领,统领。引《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会魏军动,詔以嶷为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都督八州。”⒉三国时,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犹后世的卫队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彊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引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寧先以银盌酌酒,自饮两盌,乃酌与其都督。”⒊古代的军事长官。引《晋书·职官志》:“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等权重者乃居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赵相初除都督。”⒋初为各省军政长官。引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三、综合释义
总领,统领。《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会魏军动,詔以嶷为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都督八州。”三国时,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犹后世的卫队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彊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寧先以银盌酌酒,自饮两盌,乃酌与其都督。”古代的军事长官。《晋书·职官志》:“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等权重者乃居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赵相初除都督。”初为各省军政长官。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四、国语辞典
⒈ 统领。引:《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⒉ 职官名。汉末始有此称。三国时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权位最重。晋、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称或稍更异,大抵掌理军事及边防重镇。唐中叶以后,以节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废。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改元之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制与元同,然非晋唐旧制。⒊ 初年各省军政长官的称呼。都督[dūdū]⒈统领。引《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⒉职官名。汉末始有此称。三国时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权位最重。晋、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称或稍更异,大抵掌理军事及边防重镇。唐中叶以后,以节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废。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改元之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制与元同,然非晋唐旧制。⒊初年各省军政长官的称呼。英语(army)?commander-in-chief(archaic)?,provincialmilitarygovernorandciviladministratorduringtheearlyRepublicofChinaera(1911-1949AD)?德语milit?rischerGouverneureinerProvinz(Eig,Mil)?
五、关于都督的造句
1、调露元年,大唐安抚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反叛,又重置四镇。
2、哎呦呦,这不是姓杨的那个丘八么,今儿个什么天啊?怪不到大清早乌鸦呱呱个不停,感情本都督要他乡遇故知!?
3、倘佯在旷达浩阔的碧波上,我们似看到东吴大都督周瑜正在梁子湖“点将台”上操练水军,大败曹军于赤壁。
4、红旗报捷!是红旗报捷!都督得胜了!我们胜了!快,快,快报于贺兰将军得知!
5、因此,北魏后期“道”的设置是与大使、征讨都督和行台的任职联系在一起的。
6、松公行辈最长,本来就是辛亥光复的首任滇督,又是我们的老领导,众望所归,都督一职,非松公莫属。
六、关于都督的诗句
斧钺重开都督府 都督正开羊祜府 昔有吴都督 为询折翼陶都督 君家都督领千军 江上两都督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