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你可有预防 三个节日病老出来“作怪”
2023-07-17 05:33:45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无不与“吃”有关,吃是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过节期间,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同事师生等相约聚会,寒暄叙旧,其乐融融……面对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肴,相信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舌尖上的诱惑,很容易比平时多吃上几口饭菜,多喝上几口好酒,加上各种零食糕点水果,不知不觉间就超出了肠胃所能接受的范围,“每逢佳节胖三斤”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黄帝内经》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节期间,暴饮暴食、大吃大喝,贪嘴贪杯,常常导致所谓“节日病”的发生,出现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恶食呕吐、怕冷发热、大便泄泻或大便干结等情况,导致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腹泻呕吐、急性胃肠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疾病。可以采用中医消食化积、理气导滞的食疗方法缓解症状。

上火

“鱼生火,肉生痰”,中医认为,鱼虾牛羊肉等甘温滋腻之品,容易助火生痰,再加节日期间煎炸烧烤、糖果糕点、花生瓜子不断,口味多偏于辛辣厚重,如果不注意节制,很容易出现咽喉肿痛、口干鼻干、咳嗽咯血、牙龈出血、口舌生疮、面部痤疮、大便秘结等“上火”症状。

中医认为,热者寒之,苦味能泻火。可以选择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水果及其他凉性苦味的食物,如芹菜、白菜、茼蒿、冬瓜、苦瓜,水果可选用柚子、梨、猕猴桃等。另外,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凉性的茶饮,如绿茶、苦丁、竹叶、菊花、麦冬、决明子等任选一到两种泡水代茶饮。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者,可以对证选用一些中成药,常用的有三黄片、黄连上清丸、清火栀麦片等。

消化不良

(1)山楂:《本草纲目》认为,山楂具有化饮食、消肉积的功效,其味酸甘,可以治疗各种饮食积滞,尤其对油腻肉食之积,效果非常明显。食用时可以单独干用山楂煎水服用,也可以用新鲜山楂洗净生吃。

(2)炒米茶:中医认为,炒糊米具有消积化积、健脾和胃、祛痰燥湿之功效,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口臭不饥、大便泄泻等。具体食用方法为:锅中不放油,放入大米,用中小火干炒,炒至发焦黄。在炒米里倒入开水泡一会儿,当茶喝,每天数次,儿童也可以食用。

(3)鸡内金:鸡内金为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在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即可。《滇南本草》认为,鸡内金具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之功效。适用于饮食不消、腹胀嗳气等。症状较轻者可以单独用鸡内金烧后研末服用,就会有一定的效果。

饮酒过度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以酒来助兴,适量饮用,愉悦心情,调节气氛。但家庭宴会、走亲访友,吃喝不断,难免出现饮酒过量等情况,可以食用葛根、绿豆等。《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甘、辛平无毒,解诸毒……绿豆解其毒。”当出现醉酒症状时,轻者可以取葛根适量煎水频服,或者饮用一些绿豆汤,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饮酒前服用亦可。此外,酸奶、豆浆、清茶、蜂蜜、葡萄、柚子、橙子、梨子、香蕉、葡萄、草莓、苹果、食醋、白菜、芹菜等也有一定程度的解酒之功。

下一页:如何摆脱节日综合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