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专家解读死亡竟是因为吃了它 健康饮食
2023-07-17 04:39:21 责编:小OO
文档


长寿是很多人都想要的,但是做起来却是那么的困难,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位专家,他表示,死亡,是食物造成的,究竟吃了什么会让教授这样说呢?我们又该如何健康饮食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如何正确饮食,告诉大家什么叫做饮食健康。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教授就是T·柯林·坎贝尔(T.Colin Campbell)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他对于营养学很有研究。

他曾任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中一个科学家委员会的、美国营养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癌症研究所高级科学顾问和主要负责人。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由他主持的中国健康调查,是流行病学研究史上规模最大的关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调查研究。著有《救命饮食》,被称为“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以肉食为主的美国男性,死于心脏病的比例是以植物为主食的中国男性的17倍!摄取最多牛乳和乳制品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来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世界营养学权威柯林·坎贝尔博士: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曾任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中一个科学家委员会的、美国营养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癌症研究所高级科学顾问和主要负责人。由他主持的中国健康调查,是流行病学研究史上规模最大的关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调查研究。

越营养,越危险!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柯林·坎贝尔博士如是说。所有的健康问题都与三件事情有关:早餐、午餐和晚餐。如果你想活得健康,请务立刻身体力行,改变你的饮食吧!

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

1、以肉食为主的美国男性,死于心脏病的比例是以植物为主食的中国男性的17倍!

2、摄取最多牛乳和乳制品的国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3、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来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4、只要改变饮食习惯,不吃动物性蛋白质,肾结石复发的病患就能不药而愈。

5、医师决定如何进行治疗的考虑要点,通常是基于金钱,而不是健康。

6、研究统计,饮食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初期多发性硬化症病患,有80%会死亡。

7、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最大祸首,可能就是牛奶蛋白质。

8、有的医生让病人吃了许多苦,花了很多冤枉钱,甚至快要死掉,但其实只要吃燕麦片等普通食品就可以好了!

9、医师会动手术和开药,却不懂营养,因为他们根本没受过营养学的训练。

10、没有任何手术或药丸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任何慢性疾病。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按照自然规律,人类的寿命可达120岁,动脉硬化自60岁才开始。而眼下,许多人30多岁动脉硬化,40多岁冠心病,50多岁脑卒中,60岁以上5种慢性病缠身。透支健康、提前患病、过早死亡成为常见现象。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断言:“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显示,心脑血管和癌症病人中,生活方式因素占比高达80%。

不良生活方式何以致癌?原因在于,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处于封存不动状态。如果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像高脂饮食、抽烟酗酒、缺乏运动、经常熬夜、精神紧张等,激活了原癌基因或损失了抗癌基因,就会拉响人体的癌症“警报”。

因此,在生活富裕了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遵照这四大健康基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疾病可以减少一半,寿命有望延长10年,中年人的死亡率下降55%。

如何健康饮食

1、定期输液,不如多喝白开水

换季时,很多老人常常去定期输液,以此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这样做是非常荒谬的。身体本身是个无菌环境,输液则是有创的,这种输液无效也不安全,对身体没好处。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血液太黏稠了,完全可以多喝点白开水,根本没有必要输液。单纯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吃药输液,那是花钱买风险。

2、饭吃八分饱,要有适度饥饿感

小编建议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原则:总量控制八分饱,合理搭配不过分。食盐量每天不超过5克,特别是东北地区饮食偏咸,更要减盐;少吃或不吃超市里卖的熟食,吃方便面调料包只用三分之一就足够了,以免热量、盐等摄入超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适度吃瘦肉,或鸡鸭及鱼肉;海鲜适度;鸡蛋每天1个,如果胆固醇高或有冠心病,就每星期吃4~5个。如果到了中午或下午四五点钟,你感觉到有点饿,说明这一天的食量是合适的。

3、喝酒有度,白酒每天别超1两

小编提醒大家,吸烟不光是嗜好,更是一种疾病。烟草中的尼古丁是毒品,其成瘾性与某类毒品相似。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最经济的方式,可降低36%的死亡率。酒倒是可以喝一点。有些报道说,适当喝酒可以保护心脏,其实这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有人说喝酒可以升高体内的好胆固醇,其实走30分钟的路或做点运动就可实现。如果你不喜欢喝酒就不要主动去喝;更别相信“买酒保健康”的商业广告。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男性每天1两(50克)白酒,2两葡萄酒,300毫升啤酒,三选一是可以的。女性减半,孕妇不能喝酒。

4、记住“爱心数字”:140、 6、 543、 0、 268

“140”是血压达标值。要保护心脏,必须把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

“6”是血糖达标值。建议空腹血糖降到6毫摩尔/升以下。

“543”是血脂达标值。低危人群总胆固醇须低于5毫摩尔/升;患糖尿病或吸烟者,总胆固醇须在4毫摩尔/升以下;高危人群,即有多项危险因素,如既有糖尿病又吸烟的人,总胆固醇必须控制在3毫摩尔/升以下。

“0”指的是零吸烟。

“268”指的是腰围。中国男性要把腰围控制在2.8尺以下,女性在2.6尺以下。

5、早餐一定要吃

没时间吃早餐不是借口,喝一杯脱脂鲜奶或吃个茶叶蛋都可以,总之不要让肚子空空的。早餐应多吃奶、蛋类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还要吃些蔬菜和水果。

6、午餐吃八分饱

基于健康上的考虑,吃八分饱是恰当的;基于减肥上的考虑,吃七分饱是应该的。 中式吃法很难控制食量,遇到自己爱吃的菜总会吃得特别多,也很容易吃过量。改为西式用餐方式,将所有菜类、分量装在同一个盘子里,这样不但能达到营养均衡,又能轻松控制食量,如果再放慢用餐速度,自然容易得到饱足感,可避免吃过量。

7、饭后尽量不吃甜点

如果实在嘴馋想吃点什么,那就吃热量小的零食,如海苔1小包,或果冻4个。不要过量哟!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专家解读死亡竟是因为吃了它的相关内容,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如何才算饮食健康,知道了如何正确饮食,就像教授说的,死亡,是饮食造成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人们的损害真的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健康饮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