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冬季有哪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2023-07-17 04:39:32 责编:小OO
文档


身体不好,是免疫力差,那如何提高免疫力呢?下面介绍的提高免疫力的“三字经”不妨试试看。

冬季有哪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1、多喝水

最简单的冬季保健饮料就是白开水。冬季经常饮用白开水,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红蛋白量,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其他皮肤病之效。特别是清晨起床空腹饮杯白开水,对人体各器官进行“内部洗涤”,有助于当天食物的吸收,又可防治便秘。

2、护好脚

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中穴位最密集的器官,可以通过足浴的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具体方法是: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水中可加几粒八角茴香、一小把红花。同时用温热的双手对足部进行按摩。人双足上的穴位有数十个,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从而激发细胞活力,提升身体的防病、祛病指数。

3、好睡眠

良好的睡眠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是因为良好的睡眠可以使我们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且体内所产生想睡眠因子也可以将侵入体内的细菌以及病毒全部消灭光光!

4、常梳头

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梳头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和青少年白发的辅助手段。

5、晒太阳

现代人都怕晒黑了,都认为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事实上如果每天可以晒晒太阳的话不仅能促进钙的吸收而且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呢?最好的晒太阳时间是早上的八点到家点之间,然后就是下午四点之后,这两个时间段的太阳晒起来是最舒服的。

6、多喝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7、听音乐

音乐不仅能够镇痛、减压,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效果甚至比术前使用的药物更好。喜欢听音乐的人,体内自然杀伤细胞数量更多,因此对抗细菌、感染甚至癌细胞的能力也更强。

8、常喝茶

茶叶中名为“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强5倍。茶氨酸还能调动人体免疫细胞抵御病毒、细菌以及真菌。

9、常欢笑

笑可以减少压力荷尔蒙。另外,研究指出,笑使干扰素明显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细胞因此变得更活跃。如果自认缺乏幽默,可以多看喜剧片、好笑的动画,紧张时想想其中的情节,学会乐观面对眼前的状况。不用多说,朋友们都知道每日开怀大笑的好处远远不止提高抵抗力!

10、偶断食

偶尔试试断食一两天,只喝不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免疫系统的作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虽然断食会饿死体内的一些健康白细胞,但当你重新开始吃饭,白细胞的数量就会立刻回升,且比之前有所增加。日本一家建筑公司每年为职员提供两次断食的机会,以此促进员工的健康。

11、出出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

12、限饮酒

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对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13、伸懒腰

伸懒腰可以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把淤积的血液“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伸懒腰可以促进人体肌肉收缩和舒张、增进肌肉本身血液流动的同时,还可以带走肌肉中的代谢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14、蒸桑拿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一周两次桑拿可以使感冒几率减半,不过你一旦患上感冒,在缓解症状和缩短康复时间上,桑拿就为力了。

15、常通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应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

16、喝酸奶

美国健康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酸奶可以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并将尿路感染的风险降低47%。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益生菌中含有的碘元素,也能够帮助调整和平衡甲状腺的免疫功能。

17、深呼吸

可以促进人的肺部排出浊气,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环。

18、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的变化。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