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肇事逃逸后多久报警不算逃逸
2024-04-06 09:41:59 责编:小OO
文档


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并无时间限定,只要肇事者离开现场即算逃逸。然而,如肇事者离开现场是为了请求救援并返回现场,则不算逃逸。具体情形包括: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有酒驾、无证驾驶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处理义务,离开现场后又返回;将伤者送医却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将伤者送医后留下虚假身份信息离开医院;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事故发生。

法律分析

算。

造成交通肇事后如果肇事者害怕法律责任离开现场的,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

如果如果离开现场是为了请求救援,并且返回现场的,并不算逃逸。

以下情形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拓展延伸

肇事逃逸:逾期报案是否构成犯罪?

逾期报案是否构成犯罪,涉及到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考虑具体情况。在一般情况下,逾期报案可能被视为延误证据保全,但并不一定构成犯罪。然而,如果逾期报案严重影响了案件调查,或者故意逃避法律追责,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因此,逾期报案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动机、后果严重性、是否故意逃逸等因素。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语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涉及逾期报案是否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肇事逃逸是违法行为,但是否构成犯罪需具体情况考虑。逾期报案可能被视为延误证据保全,但不一定构成犯罪。若逾期报案严重影响调查或故意逃避责任,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因此,是否构成犯罪需综合考虑动机、后果严重性、是否故意逃逸等因素。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评估判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