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依据承担义务人范围划分,法律义务有哪些分类?
2024-04-06 17:20:37 责编:小OO
文档


公民的法律义务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政治生活和一般民事关系的义务,以及积极和消极义务。绝对义务与相对义务是另一种分类方式。根据承担义务人的范围,法律义务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要求行为人主动承担相应义务,而消极义务要求不作为。这两种义务关系体现了平等和社会责任的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家庭成员之间有赡养、抚养和监护的法律义务。

法律分析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公民的义务进行不同分类,通常分为:

政治生活的义务和一般民事关系的义务。如交纳捐税、服兵役,是政治生活的法律义务;抚养子女、履行债务,是一般的民事法律义务。

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即必须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如纳税、抚养的义务;消极义务即不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如不得侵入他人住宅的义务。

绝对义务与相对义务。绝对义务,又称对世义务,指对一般人承担的义务,例如不得侵害法律所保护的任何公民的基本权利。相对义务,又称对人义务,指对特定人承担的义务,如债务人只对债权人承担清偿债务的义务。

根据承担义务人的范围法律义务可以分为

根据承担人的范围,法律义务主要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主要指的是以自己作用为客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积极主动的形式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样的行为具有法律意义。消极义务指的是指不作为主体保持沉默,但是同样也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叫作消极义务。

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都是平等对待的两种义务关系,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价值体现。

根据承担义务人的范围法律义务可分为什么和什么

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是指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应当主动为一定的行为,以促成受法律保护的特定或不特定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消极义务,是指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应当不为法律规定的禁止性行为,以保证由法律保护的权利或利益不受侵犯或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结语

根据不同标准对公民的义务进行分类,可分为政治生活的义务和一般民事关系的义务。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价值体现。根据承担义务人的范围,法律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前者需主动行为,后者需保持沉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监护人应按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