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户籍管理范围是什么?
2024-04-06 15:47:54 责编:小OO
文档


户籍所在地和籍贯的定义与变更规定。户籍所在地是指个人户口迁移后的新地址,由户口登记机关管理。籍贯是指个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不随户口迁移而改变。

法律分析

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但由于搬迁、上学、工作等原因,本人户口会迁移到单位、学校等,这时户籍所在地就发生了变更,以户口迁移的新地址为户籍所在地。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的登记管理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上面作任何记载或更改。籍贯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籍贯。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拓展延伸

户籍管理范围的界定及相关解读

户籍管理范围是指国家对公民的居住地进行统一管理的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户籍管理范围主要包括居民户口登记、居住证制度、人口流动控制等方面。具体来说,居民户口登记是指公民在特定地点登记户口,确定其户籍所在地,以便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居住证制度是指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居住的人员可以申请居住证,以便在居住地享受相应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权益。人口流动控制是指国家对人口流动进行合理控制,防止过度集中和不合理流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相关解读方面,国家一直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差别,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平等,推动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人口流动的监测和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口流动的有序性和可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服务保障。

结语

户籍所在地和籍贯是我国居民身份信息中重要的法律概念。户籍所在地是指个人在出生时的户口登记地,而籍贯则是指个人的祖居地或原籍地。户籍管理范围涵盖了居民户口登记、居住证制度和人口流动控制等方面。国家一直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消除城乡户籍差别,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口流动的有序性和可控性。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服务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派出所的镇,以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九条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