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2024-04-06 18:41:47 责编:小OO
文档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是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准,根据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确定。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分为分类行业基准费率和费率浮动两种规定。分类行业基准费率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划分为三类六档,费率从0.5%到3.3%不等。费率浮动则根据用人单位一定时期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总额与缴费总额的比例确定。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工伤保险缴费基数?

1、缴费基数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

2、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3、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全部劳动者。

二、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有什么规定?

1、分类行业基准费率,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将工伤保险分类行业基准费率标准分为三类六档,

即一类行业的缴费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5%;

二类行业一档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8%,二类行业二档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0%,二类行业三档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5%;

三类行业一档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8%,三类行业二档为职工工资总额的3.3%。

在初次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时,按照市批准的工伤保险分类行业基准费率执行。

2、费率浮动,从初次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的第二年开始,属于二、三类行业的用人单位缴费费率在分类行业基准费率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浮动,浮动幅度根据用人单位一定时期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总额(含全部费用)与缴费总额的比例确定。

拓展延伸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与调整机制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与调整机制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并调整工伤保险缴费的基础金额。其目的是确保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基数的确定通常依据参保人员的工资收入、就业形式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基数的调整可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社会保障需求、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进行定期或灵活调整。通过合理确定和调整基数,可以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提高工伤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结语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与调整机制是确保工伤保险制度可持续和公平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基数通常根据参保人员工资收入、就业形式和地区经济状况等因素评估。基数调整可根据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进行定期或灵活调整。合理确定和调整基数有助于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提高工伤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和县级以上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