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享有土地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不得违法强制或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如果遇到违法行为,承包方有权拒绝并向土地管理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维权。土地经营权流转应遵循法律原则,包括自愿、有偿、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等。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限剩余期限,受让方需具备农业经营能力或资质。流转的价款应由双方协商确定,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不得擅自扣缴。
法律分析
不合法,违反《土地承包法》。有权拒绝,并向土地管理部门投诉维权或提请诉讼维权。《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二)依法互换、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三)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四)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五)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三十土地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三)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或者资质;(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第三十九条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价款,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拓展延伸
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村委会强制出租的,是否合法?
根据我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村委会强制出租的是否合法,需要考虑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情况。一般来说,土地是农民的合法财产,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然而,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村委会在土地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在某些情况下,村委会可能有权对土地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配,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应该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应该符合公平、合理、公正的原则。如果村委会的强制要求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或者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那么这种就是不合法的。因此,具体是否合法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结语
根据《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和第三十的规定,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主权和流转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如果村委会的强制出租土地的行为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不合法的。农民有权拒绝并向土地管理部门投诉维权或提请诉讼维权,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具体情况下,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确保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二章 农业生产经营 第十条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期限、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和流转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法管理集体资产,为其成员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组织合理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壮大经济实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 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