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有企业托管式经营中的内容有哪些
2024-04-06 14:52:15 责编:小OO
文档


企业托管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将企业的整体或部分资产的经营权、处置权,以契约形式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委托给其他法人或个人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财产的经营权处置权有条件转移的经济活动行为。企业托管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我国海南、江西、黑龙江等省市早在前几年已经在企业托管经营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企业托管经营有以下特点:

1.托管经营的目的。托管经营的目的是在不改变或者暂不改变原产权归属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企业资产等要素的重组流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引资渠道。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从而获得企业资产有效、合理的回报。

2.托管经营的主体。托管经营的主体是委托方和受托方。委托方是能够行使被委托企业所有者权利的部门,如国有资产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等;受托方是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并能承担一定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一般是法人。

3.托管经营的客体。被托管的企业为托管经营的客体,一般是指微利、亏损或严重亏损濒临破产的国有中小企业。

4.托管经营的形式。从实践中看,企业托管经营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整体托管,即将整个企业交给受托方进行经营,二是分层托管,即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对其下属的分厂、车间进行一定层次的托管,三是部分托管,即从国有企业划出几条生产线、几个生产车间,对其实行托管经营;四是专项托管,即对企业中的某项业务,如生产组织、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或科研开发等环节进行托管。

5.托管经营的优势。企业托管不变更产权主体、不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只以托管公司人才、资金、管理优势重组改造企业,以少量的增量投资盘活大量存量资产,比兼并、收购更便于操作。企业托管与承包、租赁经营有明显的区别。

一、企业托管与承包经营的区别

(1)经营基础不同。承包经营只是计划经济下经营权的转移,真正的企业经营自主权难于落实。而托管经营是以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为基础,受托企业不仅有自主经营权,而且还有部分财产的处置权与收益分成权。

(2)经营者主体不同。托管经营的经理不再由或组织部门任命,而是由受托方派出,体现受托方的利益,从而形成与所有权、生产者不同的的利益主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