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旨是解释了法规的分类和命名方式。其中行规是制定的,可以以条例来命名。行规的具体名称有条例、规定和办法。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办法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法律分析
办法属于法规。法规分为行规和地方性法规。行规是制定的,可以以条例来命名。行规的具体名称有条例、规定和办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
拓展延伸
规章和法规的区别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规章和法规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形式。规章是由或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主要用于组织管理和行政监管。它通常针对特定的行业、领域或组织,规定了具体的操作程序、管理要求等。而法规则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规范,适用于整个社会,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法规通常涉及更广泛的法律问题,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因此,规章和法规在适用范围、法律效力和制定机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结语
法规分为行规和地方性法规,行规是制定的,可以以条例、规定和办法来命名。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而办法则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与之相对,规章和法规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形式。规章主要用于组织管理和行政监管,而法规则适用于整个社会,涉及更广泛的法律问题。规章和法规在适用范围、法律效力和制定机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三章 行规 第七十六条 行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三章 行规 第七十四条 行规由有关部门或者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规草案由法制机构组织起草。行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行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四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