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管制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是怎样的
2024-04-06 15:22:02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具体实施管制如下:

1、管制期限。根据刑法的规定,控制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得超过三年。

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人民移交机关执行,即管制的执行权只能由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都没有。根据的有关规定,执行管制的具体机关应当是县(市)、和县级机关。机关在控制犯罪分子时,应当注意群众路线的实施,即充分发挥有关单位或者基层组织的作用,依靠群众,监督犯罪分子遵守有关规定。

3、控制刑期的计算。刑法规定,管制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即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包括在刑期内。同时规定,判决执行前先拘留的,拘留一日折抵制刑期二日,即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前被刑事拘留、逮捕等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拘留一日折抵制刑期二日。

4、解除控制。刑法规定,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执行机关应当向本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人宣布解除管制。这些规定有利于防止无地延长控制,损害被解除控制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宣传法制,教育群众,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