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交通事故患者在二甲医院接受治疗,医疗证明有效吗?
2024-04-06 16:37:23 责编:小OO
文档


二甲医院出具的有效证明可作为请求赔偿或认定责任的证据,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需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对于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伤残,需在治疗终结后由具备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交通管理部门可推荐鉴定机构供当事人选择。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二甲医院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出具的证明是有效的,可以作为请求赔偿或者认定责任的证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三十一条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当经急救、医疗人员或者法医确认,并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尸体应当存放在殡葬服务单位或者医疗机构等有停尸条件的场所。

伤残鉴定程序怎么走

伤残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具有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省级交通管理部门备案,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由此看出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在治疗终结,应有出院诊断证明。应向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门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二甲医院出具的具备资质的证明可以作为请求赔偿或认定责任的有效证据。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经急救、医疗人员或法医确认,并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伤残鉴定程序需携带伤残评定申请书、医院诊断证明及检查结果,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门可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伤残鉴定机构。因此,伤残鉴定的时间在治疗终结后,需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由当事人自行选择鉴定机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 地方各级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在医疗机构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六条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康 复 第十七条 各级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

地方各级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单位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