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法人可采取多种方式保护自己,如与公司股东协商撤销挂名、辞职、行使法利、向登记部门反映、起诉等。挂名法人通常不会被判刑,只有当公司犯罪时,直接责任人员才会受到刑罚。
法律分析
挂名法人一般不会被判刑。如果公司犯罪的,会对公司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只要挂名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公司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不知情、未参与的,就不会被判刑。挂名法人保护自己的方式:
1、挂名法人与公司股东协商,要求撤销挂名法人;
2、挂名法人辞职;
3、积极行使法利,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4、向有关登记部门进行反映;
5、起诉。
拓展延伸
挂名法人责任追究:法律对挂名法人的惩罚措施
挂名法人责任追究是指对以个人名义登记的法人进行法律追责的行为。在我国法律中,对挂名法人的惩罚措施主要包括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两个方面。刑事处罚方面,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挂名法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行政处罚方面,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对挂名法人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禁止担任法定代表人等行政处罚措施。此外,挂名法人还可能面临民事责任,如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综上所述,法律对挂名法人采取多种惩罚措施,以保人制度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
结语
挂名法人在公司犯罪中通常不会被判刑,但公司和直接责任人员会受到相应处罚。挂名法人可以通过与股东协商、辞职、行使法利、向登记部门反映或起诉等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挂名法人责任追究涉及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法人制度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