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违法强拆不知道谁拆的该怎么办
2024-04-08 22:18:21 责编:小OO
文档


为了达到尽快拆迁目的,有些机关,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委托拆迁公司强拆,以为委托了他人,就不会担责,殊不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最高法判例告诉我们,违法强拆房屋,即使强拆人员不是人员,机关也要担责,人民可以推定强制拆除行为系市、县级或其委托的主体实施,除非市、县级能够举证证明房屋确系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其他主体违法强拆,方可免于被追究责任。

案情:韩先生所有的房屋《房屋所有权证》记载建筑面积为330平方米,依据市征收公告,韩先生的上述房屋在征收范围内,2014年被拆除。韩先生认为市在实施房屋强制拆除前,未履行任何法律程序,其行为违法,诉至,请求判决确认市强制拆除其房屋违法。

但庭审过程中,韩先生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能证明市实施了拆除其房屋的行为。一审遂以韩先生的起诉没有事实根据为由,裁定驳回起诉。韩先生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认为,上诉人韩先生起诉称市于2014年4月1日以城中村改造的名义将其房屋强拆,应就市实施强拆房屋的行为承担初步证明责任。本案中,上诉人韩先生并未向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市组织参与了强拆,属于起诉无事实根据的情形,原审裁定驳回韩先生的起诉并无不当于是二审遂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不服气的韩先生,不相信正义得不到伸张,于是他一鼓作气,决定向最高院提起再审,撤销

一、二审的行政裁定,依法改判。他诉称:

1、一、二审事实认定错误,他至今未与任何部门达成安置补偿协议,拥有的集体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也未被注销,对土地和房屋仍享有合法权益。市无权主导对韩先生的房屋实施强拆,且强拆程序违法,他声称当时并不在现场,没有直接证据;

2、一、二审法律适用错误。依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之规定,市负有组织实施拆迁被征收房屋的职责,其他组织或个人无权征收拆迁他的房屋,且在此之前他并未见过征地批文,市也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告,所以他享有合法权利的土地房屋并未经过合法程序的征收。

市辩称自己并非城中村改造房屋拆迁的具体实施部门,也从未实施拆除涉案房屋的行为,并非适格被告。本案涉案房屋由村委员负责实施拆迁工作,请求依法驳回再审申请人的起诉。

最高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组织实施。”据此,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有且仅有市、县级才具有依法征收土地及其附属物的职权,发布公告亦是其履行职权的表现。

本案中,市根据征地批复作出《市征收土地公告》,韩先生的房屋位于征收范围内。在市已经发布征地公告,且依据市相关规定,征收行为由市或区及其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情况下,一审以再审申请人韩先生并未提交证据证明市组织参与了强拆其房屋为由,裁定驳回起诉,适用法律错误。

胜诉裁定:撤销

一、二审行政裁定书,指令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对本案进行审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