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举报村干部行政不作为情况。可以带着证据,写挂号信,或者亲自去向乡镇,信访等单位举报。在较大网上发视屏,发录音,用网名举报。引起媒体注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三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或者县级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依法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三十二条 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第三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第十四条 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