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用于分清事故责任、处分肇事者和处理赔偿。没有认定书不影响事故处理,但需要时可到交警部门复印。认定书由交警部门根据交通法规对违章行为和事故损害评断形成。它对教育交通参与者、研究事故规律和制定安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交警部门应在勘验后10日内制作认定书,检验、鉴定后5日内制作认定书。
法律分析
如果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话,可以去找交警部门,不会影响到事故的处理。如果在事故处理中需要用到责任认定书的,可以到当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交警部门去复印该责任认定书的存根联就可以,是具同等的法律效力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的所形成的文书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责任,为依照交通法规和其它规定对肇事者作出正确恰当的处分,同时也为以后事故损害赔偿处理打下基础,所提供的依据对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为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拓展延伸
如何在缺乏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情况下确立工伤认定?
在缺乏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情况下,确立工伤认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该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目击证人的证言、相关照片或视频等。其次,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要求调查事故并出具认定报告。同时,与雇主或保险公司进行沟通,提供其他证据,如医疗记录、医生诊断、治疗费用等,以支持工伤认定的合理性。此外,寻求法律咨询和专业律师的帮助也是明智之举。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维护自己的权益,积极参与相关程序,确保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解决事故责任、损害赔偿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若无认定书,可向交警部门申请复印存根联,同样具备法律效力。该认定书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的技术文书,为正确处分肇事者、进行赔偿提供依据,同时对教育交通参与者、研究事故规律、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查现场后10日内制作认定书,对需要检验、鉴定的情况则应在结果确定后5日内制作认定书。在缺乏认定书的情况下,确立工伤认定需要收集证据、申请调查报告,并与雇主、保险公司沟通,寻求法律咨询和专业律师的协助,坚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