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法律规定的最新进展
2024-04-09 05:59:41 责编:小OO
文档


职工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需满足两个条件:时间为上下班途中,事故责任非本人。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否则劳动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病历及检验报告、身份证、事故认定书及其他有效证明。受理部门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障局。

法律分析

如果职工在上班期间发生了交通意外,要如何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呢?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中工伤的认定必须满足相关条件同时要提供相应的材料。

1、认定条件: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这里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时间条件为上下班途中;二是特定对象条件为机动车,另外自己不是事故主要责任人。

2、申请时限:

(1)用人单位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之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部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3、受理部门:主要是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障局。

4、提供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合同;

(3)首诊病历及有关检验报告复印件;

(4)员工身份证复印件;

(5)《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及其他有效证明复印件;

(6)如申请由工伤职工的直系亲属提出,还须提交申请人与工伤职工的亲属关系,如户籍证明等。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适用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适用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赔偿的具体标准和适用程序。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雇主应当依法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工伤,便可以享受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等。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赔偿金额也有所不同。同时,工伤赔偿的申请和认定程序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适用程序,包括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过鉴定评定等环节。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受伤员工才能获得应有的工伤赔偿。因此,了解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适用对于受伤员工和雇主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职工在上班期间发生交通意外要被认定为工伤,需要满足相关条件并提供相应材料。认定条件包括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且非主要责任人。申请时限为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则劳动者本人或其亲属可在一年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受理部门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障局。申请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首诊病历、身份证复印件、事故责任认定书及其他有效证明。了解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及法律适用对受伤员工和雇主都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