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驾驶证替别人扣了9分,有什么后果吗
2024-04-08 09:55:58 责编:小OO
文档


驾驶证C1一次性扣9分,一年内不再违章扣分不影响使用,一年后扣分自动清零。借给他人扣分影响驾驶信誉,增驾会受限。重大违法事件责任追究会涉及驾驶证持有人。记分周期内累积12分扣留驾照,需参加学习和考试。记分未达12分但罚款缴纳,记分清除;未缴纳罚款,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法律分析

驾驶证C1一次性扣9分,只要一年内不再违章扣分,就不会影响驾驶证的使用,一年后扣分会自动清零。借给他人扣分会影响自己的驾驶信誉,相当于别人违反交通法规记入自己的驾驶档案,在增驾时会受到影响。如果别人处理的是重大违法交通事件,责任追究会有驾驶证持有人的责任。根据139号令《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六十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学习后,车辆管理所应当在二十日内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拒不参加学习,也不接受考试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其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第六十九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未达到12分,所处罚款已经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记分虽未达到12分,但尚有罚款未缴纳的,记分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拓展延伸

驾驶证代人扣分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驾驶证代人扣分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法律责任和严重的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驾驶证持有人不得将自己的违章行为转嫁给他人,否则将面临处罚。对于代人扣分行为,一旦被查实,驾驶证持有人将面临罚款、扣分、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处罚措施。此外,代人扣分还可能涉及到法律诉讼,被代扣分的人有权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建议驾驶证持有人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将自己的违章行为转嫁给他人,以免承担法律责任和面临严重后果。

结语

代人扣分是违法行为,将自己的违章行为转嫁给他人将面临法律责任和严重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驾驶证持有人可能面临罚款、扣分、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处罚。此外,代人扣分还可能导致法律诉讼,被代扣分的人有权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建议驾驶证持有人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转嫁违章行为给他人,以免承担法律责任和面临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二节 监督管理 第八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记满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九十二条 校车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注销其校车驾驶资格,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一)提出注销申请的;

(二)年龄超过60周岁的;

(三)在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有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及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

(五)有记满12分或者犯罪记录的;

(六)有传染性疾病,癫痫病、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疾病,有酗酒、吸毒行为记录的。

未收回签注校车驾驶许可的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公告其校车驾驶资格作废。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 机动车驾驶人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确认申请信息,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驾驶证;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