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怎样处理的呢?
2024-04-04 11:47:26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种是未造成税款流失的法律责任。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即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种是造成了税款流失的法律责任。

按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因此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种处罚是行政处罚,违法程度没有达到犯罪不需要移送司法机关由税务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

徐州市个人所得税需要怎样计算呢?

1、次计算器适用于单人次个税计算。

2、“含税“表示个人所得税税款由纳税人自行负担,“不含税”表示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他人(单位)代付。

3、本计算器主要是用于辅助个人计算个人所得税。

4、为方便纳税人计算年度奖金(即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个人所得税,增设“年度奖金”项目,仍属“工资薪金所得”范畴纳税人计算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请选择按“年度奖金”计算,“收入所得总额”填写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不包括当月工资额)。

零元转让股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个人转让股权所得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零元转让股权时转让人并未取得转让对价,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无偿或低价转让股权容易引发税务风险。股东有权自主决定定转让股权的价格,无偿转让股权并存在法律上的障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3054%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延伸知识】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纳税义务人抗辩的正当理由有:

(1)能出具有效文件,证明被投资企业因国家调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低价转让股权;

(2)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3)相关法律、文件或企业章程规定,并有相关资料充分证明转让价格合理且真实的本企业员工持有的不能对外转让股权的内部转让;

(4)股权转让双方能够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

相关法律规定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一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税后转让所得税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咨询解答

将名下财产转让给别人,在转让财产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收益,在转让的时候除了可以得到收益外也不要忘记了个人缴纳的问题。个人财产转让所得,应当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计算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股权激励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实施股权激励后,激励对象因股权转让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财产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股权转让收入-本金(原值)-合理费用)×20%。

哪些收入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