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哺乳假期多长时间2023?
2024-04-04 10:27:41 责编:小OO
文档


律师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后有权利享受产假,产假期限为98天。特定情况下,如多胞胎或者高龄产妇等,可以在医院出具的证明文件基础上延长产假期限。此外,国家和地方还有相应的让女职工享受更长时间的产假,例如北京市的产假可达128天,上海市的产假可达128-178天不等,但是标准较高,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对于哺乳假,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具体时长。但是,根据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母乳喂养指南》,员工需要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每天至少休息1小时,用于哺乳宝宝或者进行其他相关工作。因此,一般来说,企业的哺乳假不会少于1小时/天。另外,职工的配偶在产假期间可以享受陪产假。陪产假最长可享受30天,但是不得影响职工正常生产和休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