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对抚养孩子的影响需根据严重程度来确定,轻微抑郁症对子女无害,不影响抚养;严重抑郁症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不宜共同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4条,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权利和义务,对于未满两周岁的子女,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将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八周岁以上子女的真实意愿应受尊重。
法律分析
在我国一般是不会让抑郁症抚养孩子的,但是要有其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如果只是轻微的抑郁症,对于子女身心健利影响的,对其抚养孩子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其抑郁症比较严重的,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拓展延伸
抑郁症患者的抚养权和法律规定
抑郁症患者的抚养权和法律规定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在我国,抚养权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抑郁症患者的状况和能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抑郁症患者在抚养孩子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标准。例如,他们需要证明自己能够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适当的抚养能力和经济支持。此外,法律也强调了孩子的最佳利益原则,即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福祉为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在确定抚养权的问题上,会综合考虑抑郁症患者的状况、治疗情况以及其他相关证据来做出决定。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最终的判断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如果您是抑郁症患者,并希望了解自己的抚养权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结语
抚养权与抑郁症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抚养权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抑郁症患者在争取抚养权时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标准,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抚养能力。此外,法律也强调了以孩子的最佳利益为考量的原则。最终的判断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抑郁症患者咨询专业律师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