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主要思想是离婚后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需承担多少抚养费用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判决。同时,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协议可以约定一方不支付抚养费用。但若孩子向其中一方主张抚养费用,这种约定将失去法律效力。给付子女抚育费的数额,一般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拓展延伸
离婚协议抚养费约定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在法律上具有怎样的效力?
离婚协议是离婚时当事人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协商的结果。在离婚协议中,抚养费的约定是较为常见的一项。那么,这种约定在法律上具有怎样的效力呢?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的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因离婚而消除。因此,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但是,对于夫妻双方和子女具有法律约束力。
另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了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其中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因此,如果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则该约定无效。
总之,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如抚养费的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则该约定无效。在处理离婚协议时,建议当事人咨询专业律师,以避免因抚养费问题产生的纠纷。
结语
离婚协议中约定不支付抚养费用可能会失去法律效力,而给付子女抚育费的数额一般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同时,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