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或者村委会颁发的,所以叫乡产权房。
具体来说小产权房在拆迁过程中能否获得拆迁安置补偿分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小产权房的性质属于履行了审批手续的房屋但是集体经济组织在安置过程中擅自扩大了销售对象。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如果小产权房卖给了外村人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无效,在此情况下应首先认定所涉房屋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者属于宅基地使用权人所有,拆迁时可以获得补偿,但是拆迁安置补偿的利益只能由所有权人也就是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成员享有。
第二种情况小产权房属于违法建筑,对于这种情况不予补偿,所以提醒大家,由于小产权房没有合法的不动产登记证书,若涉及到拆迁问题,建议与拆迁人协商处理。
小产权房有哪些类型
1、通常意义上的小产权房:占用集体用地或耕地违法建设,将农民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用于商品住宅开发的违法建筑。(这个是最常见的)
2、销售的小产权房:在划拨或出让的土地上,不按规划功能开发或使用,并将销售的房屋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具有产权纠纷的不完全产权房。
3、军产房:在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商品房的开发,之后卖给军人以外的地方居民,俗称军产房。
4、部分二手房:一些二手房还没办理征地手续及欠缴土地出让金就进行交易,该类房屋的买卖合同会被视为无效。
拆迁小产权房是不是就没有补偿款
根据法律规定,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的房子,并依法办理了审批手续,即属于合法建筑,被拆迁能拿到补偿。如果买家与卖家有其他约定的,按照该约定。另外,如果在集体企业用地或者占用耕地违法建成的房子,属于违章建筑,可能会被拆迁,并且不能获取补偿。不过,买家能否要求卖家补偿,需要根据合同约定。
有关小产权房有哪些处理方案
有关小产权房处理方案有: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不予确权登记,不受法律保护;由市、县依法收回、收购或征收土地使用权,部分符合条件的存量小产权房可以补办相关手续实现产权。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买小产权的房有什么风险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或村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该类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因为小产权房的产权很难界定,“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一般认定无效为原则。但也区分不同情况:
对于发生在本乡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农村房屋买卖,该房屋买卖合同认定有效。
对于将房屋出售给本乡以外的人员的,如果取得有关组织和部门批准的,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对于将房屋出售给本乡以外的人员,未经有关组织和部门批准,如果合同尚未实际履行或者购房人尚未实际居住使用该房屋的,该合同应作无效处理。
小产权房拆迁购房者是否有补偿
对小产权房进行拆迁时,如果房屋是属于违法建筑的,拆迁是没有补偿的,但违法建筑是无法买卖的,如果房屋买卖合同补认定无效的,购买方返还房屋后可以要求出卖人返还购房款。 该内容由 张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