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受遗赠人应通过哪些方式表示接受遗赠
2024-04-04 20:54:03 责编:小OO
文档


受遗赠人要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如果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实践中可以通过向部分继承人作出口头表示、寄送接受遗赠的书面文件、通过公证的方式表示、实际占有遗产或提起诉讼等方式明确表示接受遗赠。

一、放弃继承权需要做公证吗

放弃继承权不是必须经过公证的,只要当事人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即可。法律规定在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如果是遗赠,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与遗赠有怎样的区别

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国家或者集体单;

2、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放弃的,视为继承。受遗赠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接受遗赠的,视为放弃,即丧失受遗赠权;

遗赠是公民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送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死亡时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立遗嘱的公民是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是遗赠人。遗赠遗嘱的继承是通过遗嘱处分财产。这两种方法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差异很明显。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