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果新入职员工未签劳动合同,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024-04-05 04:07:57 责编:小OO
文档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新入职员工多久内签订劳动合同

新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厂里没签劳动合同也没有买社保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可以先同工厂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通过诉讼程序。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法》第五十规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该怎么办

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签劳动合同不买社保该怎么办

签劳动合同不买社保的可以要求单位购买或赔偿。

一、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相关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属于违法行为。对此类情况劳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办社会保险手续,用人单位应当尽快补办。您可以告知用人单位其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属于法定义务,不缴纳的,将受到劳动部门的惩罚;

2、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但由于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解决;

3、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可向人民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4、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有权要求得到相应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或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

二、单位不购买社保的相关处罚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属于以下情况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于查明欠缴事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发出社会保险费限期补缴通知,责令用人单位在收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补缴。

(1)未按规定申报且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2)申报后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3)因瞒报、漏报职工人数、缴费基数等事项而少缴社会保险费的。

3、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4、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5、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私人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该内容由 张念念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