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赌协议第一案”,最高人民认为,只有以目标公司为主体的回购和补偿条款才能被视为无效对赌协议。股东与投资方签订的补偿承诺,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无论是协议书还是承诺书,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此外,如果签订的协议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则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
法律分析
根据“对赌协议第一案”,最高人民认为,只有以目标公司为主体的回购和补偿条款才能被视为无效对赌协议。股东与投资方签订的补偿承诺,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
一、协议书和承诺书哪个更有法律效力
协议书和承诺书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两者不同点在于协议书是基于双方共同意识表示而做出的,承诺书是基于单方的意识表示而做出的。协议书、承诺书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以及意识表示是真实没有受胁迫等情形,协议书、承诺书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二、服务协议合法吗
如果签订的协议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则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无效。双方应当在订立劳动合同、拟定劳动合同条款时出于自愿,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关系的一方违背了他们的真实意愿。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免除己方法定责任如一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死病老都与企业无关等条款无效。
3.违反法律、行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主体、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主体必须合法。即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资格和劳动者资格。内容必须合法,我国在《劳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如果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该条款无效。程序必须合法。
拓展延伸
离职违约金的原因合法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符合《劳动合同法》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如违反服务期约定和违法竞业协议,只要是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法律会对这一约定予以保护,认定这一约定有效,约定违约金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否则该约定就是无效的。
结语
根据对赌协议第一案,最高人民认为,只有以目标公司为主体的回购和补偿条款才能被视为无效对赌协议。股东与投资方签订的补偿承诺,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是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无论是协议书还是承诺书,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以及意识表示是真实没有受胁迫等情形,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另外,如果签订的协议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则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合同。服务协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可能无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