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理依据是什么?
2024-04-10 07:44:11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除了由刑事法律程序追究犯罪责任外,同时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情况。其法理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被害人对刑事案件的判决认为未能充分保障其权益的,有权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这意味着,即使在刑事审判中被害人没有得到足够的赔偿,他们依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赔偿权利。

2. 刑事法律程序的效力不足以完全保障被害益。刑事诉讼主要是为了追究犯罪人员的法律责任,而被害人的利益并不是刑事程序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在刑事程序中,被害人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赔偿。这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机制就可以弥补刑事程序的不足。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被害人对刑事案件的判决认为未能充分保障其权益的,有权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在刑事诉讼中确认被告人犯罪事实和责任的判决,对于被害人主张的民事赔偿请求具有法律效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二条:“因刑事犯罪行为侵权的,被害人可以在民事诉讼中请求赔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