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调查对方财产?
2024-04-11 10:59:10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

怎样获取债务人的财产信息:

第一,可由债务人自行申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在“执行措施”这一章中规定了债务人财产申报制度,即第24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但是对于一心想逃避债务、隐瞒财产的债务人来说,这样的规定对其产生的约束力显然是不够的,在欠款数额较大的情况下,违法成本相对于债款而言要小得多,很多债务人不惜铤而走险。

第二,由负责调查取证。人民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查询、扣押、划拨、边检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现实中对于债务人的了解少之又少,仅仅依靠公开了解到的债务人的基本信息的范围内对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有较大的局限性,债务人也容易转移财产。

第三,靠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与债务人长期存在借贷法律关系,自然会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从借款前的审查到贷后的监督,对于债务人财产的多少,资金的流向,从事的业务、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方式等情况的了解都比更为深入透彻,因此债权人主动提供债务人的财产线索,配合进行取证调查才能更好地发现债务人财产。

1.债权人提供的财产线索不仅包括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登记财产、股票、基金、债券等财务信息,还应当提供债务人的户籍信息、住址、工作单位、家庭关系、社交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与债务人的财产无直接的关系,但通过这些信息可能查出债务人隐匿的财产或是转移财产的去向或证据。特别注意的是债务人已婚的,还可以提供其配偶的财产信息,如果能认定其中存在夫妻共同财产亦可用以执行来清偿债务。

2.在必要时债权人也可以采取私力救济来避免债务人财产的转移或灭失。除公检法进行调查取证外,债权人也可以以个人名义进行调查,其法律依据在于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允许不违反规定第6的私人录音和录像作为证据,而鉴于有时候私人的调查往往比的调查更有效、获取的信息更多,因此债权人在促成财产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权、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