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怎么算侵犯身份权
2024-04-14 20:26:46 责编:小OO
文档


侵犯身份权认定如下:
1、盗用他人身份信息,例如冒用他人名义开设银行账户、借款等;
2、冒用他人身份进行非法活动,例如冒充他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等;
3、伪造他人身份证明文件,例如制作假的身份证、驾驶证等;
4、强制他人出示身份证件或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例如一些场所或单位要求必须出示身份证件才能进入等。
侵犯身份权的法律后果如下:
1、侵犯身份权与名誉权的法律后果有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综上所述,非法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誉、人格以及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权利,就算侵犯人身权利。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必须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件发生后,应以何种根据使其负责。归责原则是确定侵权行为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准则,是判断行为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它对民事审判实务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