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医保缴纳越多越好吗
2024-04-14 19:33:53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主观:

企业需要缴纳医疗保险。企业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需要依法为劳动者购买各项社保,其中就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该医保费用应由企业与劳动者共同来进行缴纳。

法律客观:

医保缴费年限多长才算合适?医保缴费应向“即投即保、不投不保”模式转型。制度转型是一劳永逸的,否则,讨论缴费年限的长短,将永远也没有最优答案。深圳市“退休人员享受医保待遇的资格条件从累计缴费年满15年提高到25年”的“新规”,引起普遍关注。《社会保险法》只原则性地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并未规定具体年限。于是,各地在执行中存在较大差异性,呈严重“碎片化”状态。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广东顺德规定25年,江门20年,广州15年等。其他省份也参差不齐。这不仅存在地区间社会公平问题,也容易出现攀比,不利于改革。医保缴费年限多长合适?这是涉及所有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自然引起热议。笔者想到的是医保模式的选择及其前途问题。从世界范围看,如果排除掉新加坡大账户式医保制度的话,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他们各自优劣比较分析如下:第一个模式是“年轻缴费、退休享受”,即在职业生涯中实施强制性缴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开始享受免费医疗待遇,一直到死亡。美国实行的Medicare就是这个模式,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人终生消费烫平”制度。但由于美国的劳动人口实行的医疗保险不是全民医疗保险模式,而是商业保险模式,所以,这个模式在中国不太适合。第二个模式就是目前中国的模式,即在职业生涯中实行强制性缴费制度,达到一定年限便享有退休后的免费医疗权利并一直到死亡。欧洲很多福利国家实行的就是这个制度,但随着老龄化的深化,入不敷出现象十分严峻,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必讳言地说,这个制度目前在中国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全国范围内缴费年限不一损害社会公平,还会出现“代际不公平”现象。因为随着老龄化加剧,个人终生缴费会出现越来越高的现象,下代人的费率要高于上代人的。再例如,在老龄化面前,提高费率或延长缴费年限等各制度参数经常处于调整之中,于是,社会波动容易成为一种常态。最后,由于存在最低缴费年限,所以,各种道德风险防不胜防。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等等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特殊理由,以保持或建立各自的某个缴费年限的。第三个模式是“即投即保、不投不保”,就是说,不管是职业生涯阶段还是退休以后,只要参加保险并缴费就享有当期的医疗待遇,不缴费就意味着不参加保险制度,于是就不享受医保待遇。这个制度的特征是运用大数法则来集合当期的风险,追求的是当期的财务平衡,费率负担较低,没有权益积累问题,于是就不怕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难题,待遇水平比较稳定。问题是,退休人员参保缴费影响了当期消费水平,少数贫困群体需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一个老年贫困人口救助制度。上述三个模式的利弊分析显示,深圳改革引发的网络争议,其本质是制度选择问题。长远看,目前的制度急需改革,应向第三个模式转型,就是说,制度转型是一劳永逸的,否则,全民讨论缴费年限的长短,将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最优答案的问题,那时,一国之福利制度就永远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