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借条不还到什么地方起诉?
2023-10-10 20:01:57 责编:小OO
文档


1、如果双方约定了管辖,可以向约定的进行起诉

如果在借款合同中对于管辖问题做出了约定,那么可以由约定的来进行管辖。

但并不是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任意都可以管辖,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的约定管辖才有效。

借贷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以下几个地点的人民作为管辖:

(1)被告住所地(被告的户籍所在地);

(2)原告住所地(原告的户籍所在地);

(3)合同签订地(借款合同签订的地方,如果合同中约定的签订地和实际签订地不一致的,以约定的签订地为准);

(4)合同履行地(实际交付借款的地方);

(5)其它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

2、双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

(1)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管辖。

(2)对公司等机构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如果被告人数比较多,您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被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的人民进行起诉。

(3)原告作为接受货币还款的一方,所在地的也拥有管辖权,即原告所在地(经常居所地、户籍地)可以视为合同履行地。

一、如何确认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

1、公民个人的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例如,张三户口在A地,因为打工已经在B地住了两年,后来因为生病在C地住院一年,此时应该向B地的提起诉讼。

2、公司等机构的住所地是指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不能确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