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借名贷款算犯罪吗?
2023-10-07 10:20:02 责编:小OO
文档


一、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借名贷款算犯罪吗

算犯罪。

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借名贷款诈骗的,以贷款诈骗罪共犯定罪,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作用量刑。这种情况一般构成从犯,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借名贷款的责任如何认定

一般情况下,借款合同或借条上的借款人就是合同的当事人,要承担还款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合同仅在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对合同外第三人不发生效力。

出借人和名义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实际交由第三人使用的,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名义借款人为借款合同的相对人,应由名义借款人承担偿还责任。

如果名义借款人向出借人披露了实际使用人(名义借款人负举证责任),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仅为借名义借款人的名义,名义借款人并不实际参与借款关系的履行活动,也不享受借款活动的利益的,应认定实际使用人为实际借款人,由实际使用人承担偿还责任。

三、贷款诈骗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1、犯罪对象不同。贷款诈骗罪的对象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受害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诈骗罪的对象既包括货币,亦包括财物,对象不仅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其范围比贷款诈骗罪广泛得多。

2、发生的领域不同。贷款诈骗罪发生在金融领域进行贷款的过程中;而诈骗罪的领域范围则极为广泛,可以涉及任何领域,自然也包括金融领域在内。

3、侵害的客体不同。贷款诈骗罪不仅会对国家、公众贷款的所有权造成侵害,同时亦侵害了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其属于复杂客体;而诈骗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但贷款诈骗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构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5、犯罪的起点额不同。贷款诈骗罪的认定为犯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1万元;而诈骗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在3000元左右。

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助犯罪分子借名贷款构成了刑事犯罪,工作人员只是协助的作用,一般会被认定为从犯,可以从轻或者免于处罚,对于主犯根据涉案的数额来判定,数额较大会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特别巨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信用卡无力偿还会不会判刑

一、信用卡无力偿还会不会判刑

债务人无力偿还信用卡,一般不会坐牢,只要债务人及时还本付息就行。但如果借款人是恶意透支,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可能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二、信用卡欠款多少会被起诉

1、只要信用卡逾期,银行就可以起诉追究持卡人的违约责任,即提起民事诉讼。生活中考虑到诉讼成本,银行一般会在达到5000元时起诉。

2、当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此时追究的是刑事责任。

3、“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

4、恶意透支,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在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只要及时还本付息,一般不会坐牢。但如果借款人恶意透支,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实施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信用卡没有能力偿还,是属于民事纠纷,一般是不需要判刑的。如果没有能力偿还信用卡的,可以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借款,等自己有能力之后再还给家人朋友。没有能力偿还信用卡是不涉及刑事案件的,但是如果是属于恶意透支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判刑的。

怎么查医保卡消费明细,手机怎么查医保卡消费明细

1、可持卡到卡服务网点由工作人员帮助查询。

2、持卡在自助终端机电子触摸屏上自助查询。

3、网上查询:

只需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该内容由 孙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