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交通肇事不逃逸能否认定为自首
2023-10-07 10:23:52 责编:小OO
文档


近日,浙江省高院出台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若干意见》,规定“交通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自首”,此举引发社会公众及法律专家的广泛争议。9月7日上午,北京市延庆县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中,对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仍认定为自首。9月7日,北京市延庆县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中,对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认定为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相反,浙江高院则认为“交通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自首”。这意味着,在不同省市的同一种行为,会面临两种不同的司法判决结果。案情回顾延庆今天审理的是一起因严重超载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去年5月26日上午,30岁的郭某驾驶低速自卸货车,由北向南行驶至延庆县湖北路东口时,其车左前轮将由东向西在人行横道通行的刘女士轧伤,经鉴定属重伤。肇事后,郭某及时打电话报警,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肇事行为。经鉴定,郭某当时所驾驶车辆载货量为16吨,超出核定载质量11.7倍,属严重超载。经交通管理机关认定,郭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不同看法对肇事后报警的行为是否按自首论处,北京和浙江高院有不同认识。按《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刑法总则的规定对分则中的条款具有指导意义。交通肇事案的自首应遵从《刑法》第67条的规定,此案中郭某报警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67条的有关规定。延庆认为,郭某驾驶机动车辆上路行驶时严重超载,造成一人重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其犯罪后及时报警,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因此从轻判处郭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但是,如果此事发生在浙江,郭某就不会被从轻判处了。按照浙江高院刑三庭庭长丁卫强的意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或者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是作为车辆驾驶人的法定义务,这种行为不能认定为自首。中国大学教授邬明安认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义务并不是自首的例外规定,履行报警义务并不能排斥自首规定的适用。依据最高司法解释,在交通肇事后报案并在现场等候处理,或肇事后主动投案,并能如实供述自己肇事罪行的,均符合自首的两个法定条件,应依法认定为自首。本人认为,鉴于交通肇事此类案件的特殊性,有肇事现场要保护,肇事者离开现场自己主动去派出所投案是不现实的举动,故肇事者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肇事者履行报警义务与认定自首并不冲突,应对自首作广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