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个人隐私泄露是否违法?
2023-10-07 10:15:10 责编:小OO
文档


个人信息保缺失,个人信息泄露不应被认定为犯罪。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1.谨防钓鱼网站;2.妥善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3.身份证复印件注明用途;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5.不在社交平台透露个人信息;6.慎在社交软件中晒照片;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8.使用无线wifi时设置手动连接。

法律分析

透露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为修正条款要求“违反国家规定”,因此,即便前述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

个人信息泄露的如何进行防范

1、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陷入钓鱼网站。

2、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漏。

3、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5、不在社交平台、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6、慎在社交软件中晒照片。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8、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结语

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于个人隐私是一种侵犯,但在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此,即便存在严重的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为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应当谨防钓鱼网站、妥善处置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明确身份证复印件的用途、仅提供必要的简历信息、不在社交平台透露个人信息、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以及谨慎使用免费wifi。保护个人信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隐私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工作任务和措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