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贪污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区别
2023-10-07 10:18:41 责编:小OO
文档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而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等单位的人员侵占国有资产。两者的侵犯对象和犯罪主体都有所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物,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私分国有资产罪侵犯的是国有资产,主体是国家机关等单位的人员。

法律分析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两者虽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的犯罪行为,但侵犯的客体和主体要件都不同。私分国有资产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物,而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犯罪类型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既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也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拓展延伸

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差异及法律界定

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在法律界定和实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贪污罪是指公职人员以职务便利,非法占有、私分或者违法分配国家、集体的财物的犯罪行为。而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以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非法占有、转移或者私分给他人的犯罪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象不同,贪污罪主要涉及公职人员的财物侵占,而私分国有资产罪则更侧重于国有资产的非法占有和转移。法律对于这两种犯罪行为都有明确的界定和相应的法律规定,以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在法律界定和实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贪污罪是指公职人员以职务便利,非法占有、私分或者违法分配国家、集体的财物的犯罪行为。而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以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非法占有、转移或者私分给他人的犯罪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象不同,贪污罪主要涉及公职人员的财物侵占,而私分国有资产罪则更侧重于国有资产的非法占有和转移。法律对于这两种犯罪行为都有明确的界定和相应的法律规定,以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