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利益怎么判刑
2023-10-08 16:44:39 责编:小OO
文档


如果涉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利益,根据情况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受贿罪等犯罪,建议尽早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进行有针对性的辩护工作,争取从轻处罚并争取取保候审和缓刑判决。

法律分析

如果你确定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不是利用工作的方便条件,那要看谋取利益的情况,如果是单位的财产达到一定数额则涉嫌职务侵占罪,如果是单位客户或者有关联的财物,可能构成受贿或者说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犯罪。如果已经被采取了刑事拘留等刑事强制措施,建议尽早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处理,结合具体的案件情节和证据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辩护工作,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符合一定条件尽量争取取保候审和缓刑判决。

拓展延伸

员工职务滥用:法律如何制裁利益谋取行为

员工职务滥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的制裁措施。根据不同情况,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进行刑事或行政处罚。刑事制裁可能包括罚款、有期徒刑等,具体根据滥用程度和造成的损失而定。行政制裁可能包括开除、停职、降职等,以及从事相关职务的时间。此外,法律还规定了追缴非法所得、追究民事责任等措施,以保护受害方的权益。为了防止员工职务滥用,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督和审计,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结语

员工职务滥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律对此有明确的制裁措施。根据不同情况,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进行刑事或行政处罚。为了防止员工职务滥用,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督和审计,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