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专利权属纠纷的内容有哪些
2023-10-08 16:45:56 责编:小OO
文档


(一)专利申请权纠纷

一件发明创造完成后,究竟谁有权申请专利,要视发明创造的性质而定。按《专利法》第的规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但如委托方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费用,委托方不会因事先没有合同约定而放弃申请权,尤其是在与境外单位合作研究时,外方往往要求申请权。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单位合作研究,在申请专利时,一方不愿承担申请费用而放弃申请,等看到专利技术有潜在的经济效益而要求恢复申请人时,变产生了纠纷。

(二)专利归属纠纷

这是指在专利授权后,当事人之间在确认淮是真正的权利人方面发生的争议。专利权归属纠纷与申请权纠纷有性质上的区别。

专利权归属纠纷的形式有:

一是共同专利权人之间的专利权属纠纷;

二是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界定的专利权属纠纷;

三是委托研究的专利权属纠纷。

一、专利权的管辖有哪些

(一)人民可以直接受理

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归属纠纷案件均属于专利纠纷案件,属于人民的受案范围。对于这类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起诉,而不是必须先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处理,不服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的再向人民起诉。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申请权纠纷和专利权归属纠纷不是诉讼的前提和必经程序。人民不应以当事人未先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处理,而拒绝受理专利申请权纠纷和专利权归属纠纷案件。

(二)有管辖权的人民

人民对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管辖,应按照最高人民有关专利案件管辖分工的规定执行,即可以作为第一审的是:

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

②各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

③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根据实际需要,报经最高人民同意,指定的中级人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为第二审。

(三)关于地域管辖

对于专利权属纠纷案件,在地域管辖分工上应当依据被告所在地人民管辖的原则。有人认为,将本来不归属于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了专利,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可以按照侵权行为地确定管辖。这种认识显然不妥,在专利权属最终归属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侵权,因此,不应按侵权行为地确定管辖。

(四)特例情况

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在确定管辖权时应引起注意。

第一种情况,两个诉讼当事人主体均属中国人,但争议的专利权是外国专利权。

首先,中国的对此应当具有管辖权。双方当事人是中国人,争议的发明创造是在中国完成的,并首先申请了中国专利,为此发生争议,中国当然有管辖权。

其次,上述争议属于专利权归属纠纷,是专利纠纷的一种,应当按照最高人民关于专利案件实行特别指定管辖的规定决定。

再次,在地域管辖上,仍然应当找被告所在地确定管辖。即由个人的长期居所、户籍所在地的管辖。至于案件处理结果如何,专利权应归属于谁,如何适用法律作出判决则属另外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当事人均为外国人,如甲国人起诉乙国人,双方争议一项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如果该专利权属于在中国申请并获得的权利,中国也应具有司法管辖权。应当根据被告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办事处、长期或临时居住地来确定地域管辖。

第三种情况:双方当事人一方为中国人,一方为外国人,争议的专利权是中国专利行政部门授予的,在确定管辖权时,如果外国人作为原告,可以按被告所在地确定管辖;如果中国人是原告,外国人是被告,且被告在中国无居所的,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管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